Hi,又很久没和大家在这里见面了,又有不少的人在后台催我更新,别着急嘛,我这不是匆匆的来了嘛。赶在了2016年的最后的一天,和诸位一起心平气和地聊一聊自己的想法和感慨。这一期没有JohnnyZ,因为全部都是JohnnyZ;也没有花哨的排版,因为话题简单且严肃,不希望被喧宾夺主。
其实今天也只是普通的一天而已,跟另外364天并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个公众号做了也近一年了,也没什么丰富的内容和营养。那么,我该从何说起呢?或许是有开心、有收获,但是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的初衷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个精神上的安心之所,但是随着关注的朋友越来越多,责任也就越来越大。我不能像其他的营销号那样用噱头或者用所谓的文案广告去大家的眼睛,磨灭大家给予我的信任。
于是我就萌生了一个想认真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每一期推送都是将自己学习过的,思考过的,认认真真地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但是事后反思才明白,依托于这样的场所本身就是一个不太明智的选择。毕竟在手机上有那么多有趣(或者无聊)的信息供大家选择,而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或者愿意去理解自己,并愿意为我花上宝贵的时间(其实一点都不宝贵,大家可能会花上极多的时间在肥皂剧或者是游戏上亦或是所谓自己的精神食粮)。
因此,我很珍惜每个用真心实意地和我交流的朋友,因为只有认识到你价值的人,才能成为你价值的一部分。可我没有贬低任何人的意思,但是要知道,这个时代太浮躁,以至于你听不到任何人的话。有所谓“崇高”的爱好很简单,消费也很容易,但是创造价值很难(不过很多人也都不以为然罢了,摆出一副摇尾乞怜的面孔:我也真的很绝望呀,我还能怎么办呀?如果有,你告诉我啊。一般这种情况我会选择扭头不说话)。大多数人都会去逢迎这个时代的热点,,喜欢听讨巧的话,喜欢看别人出丑,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使其有着变现的潜能,以至于谋取自己的利益。
所有的这些规则都是枷锁、一种禁忌、一种对自由的宣泄。我曾经尝试去冲破禁忌,比如推送一些超出大众所能接受的内容。但是结果是很显然的。在规则束缚的时代里,除了适应只有忍受。实际上,每个人都是大忍受家,大家都是个憋屈者,什么事都需要憋着,憋到最后大家心里都出了毛病。一旦有谁不想再忍了,爽不过一时,迎来的就是白眼与唾沫。很悲哀。众生皆虚伪,每个人都是施暴者,也都是受虐者。很多人把自己装在一个面具的下面,渴望依此获得一点可怜的认同感,演着演着,脸就和面具长到了一起,变成一副肮脏丑陋的面容,进而成为了一场不需要道具的戏场,成为了最好的演员。但是很少有人会介意——反正大家都是一样。
说到认同感,又不得不说道大多数人的一个共同的而且我认为极其致命的毛病—— 围坐一团,抱团取暖。我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强调集体意识的环境里,我们似乎丧失了自我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有更甚者是麻痹了认知,对于事物没有明确的界限。我们总是喜欢跟随着集体的好与恶来选择自己生活的方式和做人的准则,并且善于为自己贴上标签,可以根据喜好,也可以根据职业,甚至是星座占卜这种愚蠢的东西。而追求意志自我、生活别致、思维独立的朋友,就会很自然地失去圈子所能给予的认同感。在拒绝集体和标签的最初时间,我常常会感到困惑和迷惘,甚至懊恼,乃至自暴自弃。因为即使如此,我也未必就走到了别人的前面,越骄傲,就越孤寂,就越与人越有分隔的距离。但是也正是迷惘的过程,让我有机会更明晰地认识自己,在自我否定与探索中不断蜕皮,最终成长为一个自我觉得的崭新的青年。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差的时代。我喜欢这句话,我也并不反对这个糟糕的时代(也无力改变),只能尽自己所能地避开这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人。而当对诗歌、阅读或是对音乐的摄入到一定程度时,就自然会对过多的信息有一个取舍,追寻自己想要的,屏蔽塞到面前的,自己不想要的内容。适应更高的语言境界,才能获得更深入的思考。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心平气和地辨别事实与观点,需求和欲望,独立思考与投人所好。大概最适合我的状态大概就是:我独泊兮,若无所归。清浊自甚,神灵明鉴。
至于我很久很久没有做推送的原因,是因为我想到此前看到的一条微博:
身边有一些学艺术的朋友,他们的痛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拥有了“一定的鉴赏力水平”。你能鉴别出好的东西,却也同时为“自己可能永远创作不出这样的东西而无能为力”。
在文学方面这种道理也是同样的适用,“在审美水平和创作能力之间出现了裂缝,鉴赏力就不再是一种优势,而是一种极其强烈的负担”。在写不出好东西的时候,我告诉自己尽可能地多读一些东西,水平就会得到进步,我害怕我的思想贫瘠,我害怕我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结果到最后开始怀疑自己:即便是再努力也成为不了对空缺的填补,而仅仅停留于姿态上的追逐,而更多的只是捕风捉影,玩物丧志。
Lucky的是,这些情绪大多是我自己焦虑空虚无聊紧张,自视甚低装清高。其实只要保有热爱,无论结局如何,总归要比那些冷嘲热讽原地踏步的围观者要好。用自己的方式去坚持自己,为自己高擎理想的火炬,无论结果如何,经历赴汤蹈火,才能看到最后的波澜壮阔。我也同样庆幸,在这段沉默的日子里,自己还有音乐、家人、朋友以及自己喜欢的人的陪伴,无疑得到了最好的慰藉。
2016年,我开始学习读诗。其实在读大学之前我不读诗,也从未想过自己会爱上这样的表达方式。在我们这成长的时代,诗歌似乎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大家追求的更多的是物质和心理层面,身边很少有人写诗,连所有语文考试的作文题目要求中都有一句: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仿佛写诗是一件悖离社会脱离群体的事一样,到了现在,甚至读诗都已是如此——伪文艺且又死文青。
人们对诗歌有些理所当然的偏见。就好比韩寒针对赵丽华的《一个人来到田纳西》所发表的观点:如果一个人不会写诗,那他一定是不会用回车键(当然,这种情况与之前泛滥的空洞、无病呻吟、技艺不精的“诗作”也有一定的关系)。大家的态度是轻蔑的,且带着极度的藐视的,有人说新诗不及古诗的风韵美感,有人说新诗太隐晦了还读不懂,还有人说现代诗写得太差太空洞了,或者就是没时间去阅读。反正在这个足以让人们娱乐至死的社会,可供消遣的东西太多。这让我想起在网上的一段话:
对新诗的看法,一个常见的口实是,没有读者、不被读者认可。每每看到类似的说法,我就会想起钞票、。这些和诗不一样的事物,传播广、用处大,认可度高,但是总是伴随着肮脏。
人们似乎总是有很多的理由去拒绝诗歌,同时追求与世俗息息相关的事物。不过这种情况也无可厚非,在高速发展的当下,人们的内心是浮躁的,是不安的。而且,当一样事物为大众所轻易接受时,它也就失去了美学价值上的意义。其实读诗这件事,于我而言只需要一个理由:“能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匮乏”(卡佛)。
这个信息碎片化过度娱乐化的时代里,好像大家每天都能触碰到非常庞大的信息流,而且如走马观花一样。在便当式的娱乐消费中,大家确实可以在忙碌之后得到自己内心的消遣。但是通过这种途径获取的感受并不能持续的很久,甚至在行为感受结束后,娱乐的心情也就随之over了。
我偏爱电影.
我偏爱猫.
我偏爱华尔塔河沿岸的橡树.
我偏爱狄更斯生过陀思妥耶夫斯基.
我偏爱我对人群的喜欢
胜过我对人类的爱.
我偏爱在手边摆放针线,一辈不时之需.
我偏爱绿色.
我偏爱不抱持把一切
都归咎于理性的想法.
我偏爱例外.
我偏爱及早离去.
我偏爱和医生聊些别的话题.
我偏爱线条细致的老式插画.
我偏爱写诗的荒谬
胜过不写诗的荒谬.
我偏爱,就爱情而言,可以天天庆祝的不特定纪念日.
我偏爱不对我做任何
承诺的道德家.
我偏爱狡猾的仁慈胜过过度可信的那种.
我偏爱穿便服的地球.
我偏爱被征服的国家胜过征服者.
我偏爱有些保留.
我偏爱混乱的地狱胜过秩序井然的地狱.
我偏爱格林童话胜过报纸头版.
我偏爱不开花的叶子胜过不长叶子的花.
我偏爱尾巴没被截短的狗.
我偏爱淡色的眼睛,因为我是黑珍珠.
我偏爱书桌的抽屉.
我偏爱许多此处未提及的事物
胜过许多我也没有说到的事物.
我偏爱自由无拘的零
胜过排在阿拉伯数字后面的零.
我偏爱昆虫的时间胜过星星的时间.
我偏爱敲击木头.
我偏爱不去问还要多久或什么时候.
我偏爱牢记此一可能———
存在的理由不假外求.
辛波斯卡诗选《万物静默如迷》
好啦,差不多就这样呗。在最后的最后,用一段《悉达多》的书评做结尾好了:
我摆脱了别人在我身上强加的期许,摆脱了那些自我的标签,摆脱了对逃避自我的依赖,摆脱了内心中混乱的那些声音。而这些必然又会束缚我,但我有信心,我必然再次挣脱现实的束缚,朝向自我内心奔去。
在深度不够的世界里,你会发现所有人的感慨都一样,大家都带着贫瘠的双眼。
2017,希望你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