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联盟动态 > 你多年都学不好的语言,她,35岁却取得了满分~~~

你多年都学不好的语言,她,35岁却取得了满分~~~

  • 发布时间:2022-08-04 09:21:42




有点疲惫的星期天,又一次准备葛优躺?

堆积如山的剑4-剑10,不想理会的托福TPO,

GRE和GMAT的单词,通通给我go die……



所以,十多年,你学不好一门外语,为什么?


今天小编想给大家安利一个励志故事,

女主人公田园,曾任Kindle中国的资深市场经理。35岁,她才开始学习德语,在零基础情况下,仅仅学习一个月,不仅领到了A1证书,而且考了100满分。


一言以蔽之,逆袭。



为了出国和家人团聚,我必须拿下德语A1的语言证书。于是,今年3月16号,我辞去工作,背上书包,迈出重头再来的第一步:进语言班学习德语。


刚走进教室,只看见几位和自己一茬的30多岁中年人,在一群20岁刚出头的稚嫩面孔里面,显得格外扎眼。


“都这么大年龄了,学得进去么?”

“还好没跟那几个大姐坐一桌,能考过么?”

“他们就是考60分拿证就行,我们申请学校要成绩好才行。”

……


那瞬间,内心感受到了1万点暴击。我和小同学们有10多岁的年龄差,还有体力和精力上的巨大差别,以及早已失去的持续学习状态,和其他生活琐事的干扰。差距实在明显。



更何况,德语这门语言,讲究个一二三四格,什么都分中性阴性阳性,对我们来说绝对是个大写的“懵”字。从小到大,父母、:很多事情过了30就来不及了;这个年纪了该干嘛干嘛,“no zuo no die”。但这一个多月的经历,不仅让我对人生有了不同的感悟,更有了前所未有的自信。



用前30年的经验,分拆30岁后要学习的事情



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调整好心态 (真的,在你做任何事以前)!


这并不是喝心灵鸡汤可以解决的,而需要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去理解和控制这件事。比如我把这6周的学习和考试,当成了一个KPI是100分的Marketing campaign,从树立目标,分析项目到按期执行,都和我做过的无数次launch campaign一样,这让我一下子回到了熟悉的工作状态。


这种熟悉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对学习新东西的惧怕。所以30多岁才起步学习的新东西,可以用你在过去30多年烂熟于心的经验去理解,分拆和组装。一旦找到与过去经验有关的熟悉感,心态会被调整好很多。




我为什么非要考100分?因为分析后发现有可行性



既然是当作一个Marketing campaign来做,就需要推演可行性并设定和执行相关计划。


我上网搜了下之前考过的人的成绩和经验,网上晒出的成绩基本上分值在80-90这个段,个别有95-98分的。再仔细研究后,我发现主观题(写作和口语)都有单项考满分的人。换句话说,我有考满分的可能性。


在调研和确定了目标的可行性后,我就开始在每天的学习和复习外,加入考试复习模块。这部分很应试,完全按照考试规则分别对听力、阅读、写作和口语进行练习。


问了一圈班上的小同学们,都表示考试没有具体的目标,过了就行。反观班里有位大哥,学习很一般,可从第一天开始就通过上网,问老师以及问之前有经验的同学,积极收集包括考试流程以及考试分值计算等相关信息,按照自己的水平制订过关计划。最终,大哥在考试中以高过及格线1分的成绩拿到了证书,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我和大哥虽然考试成绩不同,但都算实现了目标。比起小同学们,我们更实际也更理性,将目标分解得更清晰,也更知道如何取得期望的结果。






体力和精力不足,可以提高时间利用率



年龄带来的最大挑战是体力和精力的下滑,尤其是对学习语言这样需要大量时间投入才能get的技能,比起20岁左右的同学们,我的确既没办法熬夜,也没办法睡个一整天就满血复活。


更何况,对我们这个年龄来说,还有其他琐事会占用时间。但是在长年的工作中,我也更明白如何合理分配时间,如何恢复精力以及让单位时间产出效率更高。


首先做的就是规律化每天的日程。我家住东三环,学校在中关村,上课时间是除周日外,每天上午8:30到中午12:30。


我开始固化自己的日程:每天早上5:30起床,6:00出门避开早高峰,花50分钟到学校对面的麦当劳。在麦当劳吃完早饭后,复习头天课程1小时。上课结束到家简单吃饭,睡2个小时,5:30起床,吃完晚饭复习当天学习内容到晚上10:30。


最后一点,也很重要的一点,是该休息就休息。每天下午我一定会睡觉,休息时间一定不学习。不健康的时间安排会导致学习效率下降,这是年轻10岁也弥补不了的。




战胜负面情绪和压力,成果是最好的报答



在这样一个变态的学习过程当中,班上的小同学们在各个阶段都出现了厌学和放弃治疗的症状。我也有过无数次想摔书的冲动——德语的变态,谁学谁知道。


20个字母那么长的单词,完全摸不着头脑的一二三四格, 完全没规律的名词中阴阳性还有各种变格,一变全句子哪儿哪儿都跟着变了也真是够了。


大文豪马克吐温的神吐槽深得我心:“没学过德文的人根本无法想象这种语言叫人多么头疼。学起来这么乱麻一团,不成章法,这么滑不溜溜,无从捉摸的语言肯定找不到第二个了。”


因为每个名词都有性,性的分布既没有道理,也没系统,所以每个名词的性属必须死记硬背,根本没别的办法。举个例子,德文里一位少女是中性,萝卜却有性别!看看这段德文课本:


“萝卜在哪儿?”

“她在厨房里呢。”

“那位才貌双全的英国姑娘在哪儿?”

“它到歌剧院去了。”

……


说真的,这个过程中我曾无数次想给脑子里植入记忆芯片。这些情绪和压力全部需要面对,哪怕用最笨的方法坚持,控制好猝不及防的情绪和压力,是一步一步继续往目标前行的保证。考试结束后,我称了一下草稿纸(正反两面写满),有700多克,一斤多。


  ▲我用过的草稿纸  


在着急、焦虑和没有信心的时候,正是这些一笔一划帮助我一点点找回力量。事实上,成熟面对情绪和压力在考场上更为重要。我坚信,所有考到95分以上的人水平没有本质差别,每多考出一分,都是心理分。而从70分到90分容易,从90分到100分,每一分都比之前的任何一个20分更难。复习的最后阶段,我觉得自己5个小时的努力,也就是为了多拿1分而已。


 ▲我贴满了整整一面墙的便笺


家人也一直表示不理解,90分已经很好了,为什么一定要冲满分?我在拿到成绩后的感受是最好的解释。成绩不是目的,但满分是给自己的一个巨大鼓励。


在我这个年纪,放弃了安稳的工作和已有的一切,为了家庭,要在陌生的国家从头开始打拼,这事儿太难了。我需要这个鼓励,需要一种全力以赴努力后的结果,而这个结果让我看见,年龄绝不是限制和束缚,更不是借口。




看完这篇文章的你,

还准备荒废周末吗?



微信号:LONGRE-XZ
微信报名:姓名+手机号码+课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