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购物优惠 > 小米MIX Fold 2体验:骁龙8+成为折叠屏手机的“新希望”

小米MIX Fold 2体验:骁龙8+成为折叠屏手机的“新希望”

  • 发布时间:2023-07-26 11:25:24

在2021年3月末,小米发布了小米第一代折叠屏小米 MIX FOLD,进入高端折叠屏手机领域,并参与到手机厂商的高端产品竞争当中。当时,小米 MIX FOLD由于产品设计还不够成熟,被消费者戏称为“遥控器”。

2022年8月11日,低调了一年多的小米带着全新设计的小米折叠屏手机“卷土重来”,以更强势的姿态重新进入折叠屏领域当中。苦修了一半年的小米带来了足够让人惊艳的小米 MIX FOLD 2,轻薄、高性能、高颜值,全新的设计甚至可以说做到了目前折叠屏手机领域的极致。

小米 MIX FOLD 2可以说是给了小米站稳高端的希望。

对于我来说,这款手机除了整体设计让人惊艳,轻薄机身中所蕴含的顶级性能同样让人惊喜,小米 MIX FOLD 2的成功和骁龙8+移动平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小米 MIX FOLD 2给我感受最深的地方,就是轻薄。

每个人对折叠屏手机的理解都不相同,对我来说,折叠屏的优势不应该是以放大手机的痛点为前提。在折叠屏手机出现之前,手机的重量一直都是消费者所诟病的点之一,在折叠屏手机出现之后,手机的重量甚至要再提升一个级别,这对于手机便携性和舒适性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除此之外,厚度同样是折叠屏的痛点之一,此前采用骁龙8移动平台的折叠屏手机的厚度一直居高不下,除了在设计上有着难题之外,在散热上同样是需要厂商进行考量。

小米 MIX FOLD 2在厚度和重量上都做到了目前行业的顶尖水平,整机重量仅为262克,而在厚度上,更是达到了11.2MM,展开后仅有5.4MM,拿在手中的感受更像是一个直板机,而非折叠屏手机。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 MIX FOLD 2还采用了目前最顶尖的骁龙8+移动平台,在性能上直接对标所有旗舰手机。

在高性能和轻薄之间做平衡,秘诀就在目前最强的骁龙8+上。骁龙8+采用了台积电的4NM工艺制程,相比骁龙8,在功耗表现上,CPU和GPU的功耗分别降低了30%,整体功耗要远小于骁龙8,总功耗降低了约为15%。根据官方说法,在高画质+高帧率情况下用原神进行测试,SOC功耗要降低了30%左右。

由于小米 MIX FOLD 2选择了大折叠的方式,在展开的状态下,散热本身就拥有一定的优势,而且还在骁龙8+如此优秀的功耗成绩下,小米在散热方面的设计更为简单。

所以小米 MIX FOLD 2在轻薄之路上唯一的问题,就是铰链上的设计。

这次小米在这台折叠屏手机上仍旧采用了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水滴形铰链。采用水滴形铰链的设计能够更好的防止屏幕发生形变,更大程度上增强了屏幕的使用寿命。

不过小米在MIX FOLD 2的水滴铰链上,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想法,那就是通过更精密的铰链设计,来减少铰链转轴处的厚度。由于要提升精度,所以化零为整是减少难度的首要步骤,小米 MIX FOLD 2将转轴处的零件进行了大量的一体化设计,将转轴的零件数量降低为87个,正因为一体化设计零焊接,所以整体铰链转轴的重量也得到了减轻。

除了一体化设计,小米还专门为其定制了MM合金打造的小型化旋转机构,用来提高铰链精密度。为了减少小型铰链机构所带来的不稳定性,加入了碳纤维双翼浮板,大幅度提升抗拉强度的同时,重量也仅有钢材的1/5。

最后,小米用立体堆叠的方式,将零部件堆叠至转轴区域,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也降低了转轴的厚度,就这样通过各种细节上的优化,小米将 MIX FOLD 2的厚度做到了11.2MM,给出了近乎满分的成绩。

这是我体验过手感最好的折叠屏手机。

消费者能给小米 MIX FOLD 2如此高的评价,也和它毫不妥协的性能相关。

小米 MIX FOLD 2采用了高通的最强之作:骁龙8+移动平台,采用台积电4NM先进工艺制程的骁龙8+相比上一代,可以说是有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从整体参数来看,骁龙8+的CPU仍旧是采用了1+3+4的三丛集架构,一个X2超大核+3个A710大核+4个A510,CORTEX-X2超大核的主频从3.0GHZ提升到了3.2GHZ,中核心从2.5GHZ提升到了2.75GHZ,小核心从1.8GHZ提升到了2.0GHZ,整体性能无论大中小核都有所提升。

在CPU上,相比上一代移动平台,骁龙8+在CPU频率和性能上有着约为10%的提升,在与游戏性能挂钩的GPU参数上,ADRENO 730的频率从818MHZ提升到了900MHZ,同样有着约10%的提升。

骁龙8+移动平台强大的性能表现,也让折叠屏在日常使用上有着不同的体验。由于小米 MIX FOLD 2展开后的内屏大小为8.02英寸,在应用多开和游戏分屏的场景中,对性能也有着更高的要求,骁龙8+在性能上的提升能够为小米 MIX FOLD 2带来更极致的体验。

经过实际操作之后,搭载骁龙8+的小米 MIX FOLD 2在能够流畅的运行「原神」的同时,还可以打开分屏同时游戏「暗黑破坏神:不朽」,甚至还能再加入一个微博。

这一切都是基于骁龙8+强大的性能所得到的体验。

除了强大的性能之外,骁龙8+所带来的远不止这些,骁龙8+同样支持高通在移动游戏领域的第四代 SNAPDRAGON ELITE GAMING诸多端游级游戏特性,让移动端的游戏画面得到了跨时代的提升。

SNAPDRAGON ELITE GAMING目前已经集成了超过50项的技术特性,比如VOLUMETRIC RENDERING立体渲染技术,能够让游戏中的物体更为立体化,模拟光线在物体内部的流转,实现更震撼、更真实的视觉效果。

除此之外,骁龙8+在性能上的优化也有所针对,第四代 SNAPDRAGON ELITE GAMING所涵盖的VRS PRO可变分辨率渲染技术进阶版,就能够将画面中的重要物体进行高精度渲染,而对非重要物体则是减少渲染精度,让游戏开发者对画面提供更精细的颗粒度控制,防止GPU满载工作,减少工作负载,提高游戏体验。

在骁龙8+的助力下,小米 MIX FOLD 2在游戏和性能上已经站在第一梯队。

在小米和徕卡进行联名之后,小米的整体影像实力都有了质的飞跃。

先来看看硬件配置,小米 MIX FOLD 2配备了后置三摄模组,其中主摄为5000万像素的索尼IMX766,采用7P镜片并且配有ALD专业镀膜,光线透过率为92%。一颗1300万像素的123°超广角镜头和一个800万像素的2倍长焦镜头,支持DUAL PD对焦。

由于小米 MIX FOLD 2同样有着徕卡的联合调校,同样也支持徕卡经典画质和徕卡生动画质,色彩的饱和度更高,成像效果也更讨好眼球。

聊到徕卡的“德味”,想必我们都会想到一个词:浓墨重彩,不过在小米12S ULTRA所拍摄的样张中,整体除了注重浓厚的色彩之外,整体样张也更贴近真实表达,这次我们用小米 MIX FOLD 2所拍摄的样张同样也是如此,对比度强烈,风格明显的同时也更注重真实色彩。

除了基于徕卡对于色彩的调校,小米也利用了骁龙8+移动平台强大的AI能力和影像能力,加入到「小米影像大脑」当中。

骁龙8+在影像方面提供了名为SNAPDRAGON SIGHT的骁龙影像技术,这一技术是所有搭载骁龙8+的手机影像的基础。比如升级后的QUALCOMM SPECTRA ISP可以每秒钟捕捉数十亿种色彩、每秒处理十亿级像素,支持18-BIT 三ISP,相比上一代QUALCOMM SPECTRA的14-BIT 三ISP要更为强势。

捕捉色彩数量的提升对于所拍摄画面的颜色有着非常明显的改进,比如天空的颜色变化、色彩上的过度,甚至更深度的动态范围,都能够提供更平滑的渐变,即便在最暗和最亮的部分也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在骁龙8+强大的影像实力下,小米优化了底层架构、启动速度和连拍速度,这才使得「小米影像大脑」能够做到一秒钟连拍30张图片。

除此之外,「小米影像大脑」在夜景下也能大幅度的提高拍照速度,也与骁龙8+的多帧引擎有关,能够捕获更多的画面数量并且进行合成,让拍摄的速度加快的同时,色彩丰富,噪点也大幅度减少。

骁龙8+在AI性能上也有着堪称飞跃式的提升,支持高通第七代AI引擎,在整体AI能效方面基于骁龙8进一步优化,提供了接近20%的能效提升。正是基于骁龙8+强大的AI性能,小米在计算摄影上才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在小米 MIX FOLD 2上,利用到骁龙8+的AI能力的技术还有很多,比如全新的“魔法消除”功能,即便在暗光环境下,也能消除多余的人像画面。再比如本地图片和视频,小米 MIX FOLD 2能够智能识别图片和视频,根据拍摄主题进行智能聚合,即便是图片上的文字都能进行智能提取。

这都是基于骁龙8+强大的影像实力和AI实力,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小米 MIX FOLD 2在骁龙8+的助力下,完成了很多看似不可能的突破,更轻薄的机身塞进顶级的性能、通过计算摄影让手机影像实现飞跃,这些都是小米在骁龙8+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改进,也让小米 MIX FOLD 2彻底站稳高端市场。

小米 MIX FOLD 2是近年来少有的可以征服我的一款折叠屏产品,小米通过一年多的“埋头苦修”,终于将自身对折叠屏的想法和理念传达给消费者,让自己成为折叠屏赛道的“领路人”,而非去做一个“跟随者”。

从产品层面来讲,无论是小米 MIX FOLD 2的外观设计、游戏性能、影像实力,小米这次打出的“王炸”让友商真的措手不及,小米对折叠屏手机的理解实在是太超前了。

目前骁龙8+处于刚发布没多久的阶段,小米就给了我们一个不小的惊喜,随着国内手机厂商们对骁龙8+更深度的了解之后,相信会有越来越多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等着我们,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友情链接